“ 內容摘要: 蔦蘿松可入藥,具有清熱消腫功效,能治耳疔、痔瘺等。蔦蘿松的細長光滑的蔓生莖,長可達4-5米,柔軟,極富攀援性,花葉俱美,是理想的綠籬植物。也可盆栽陳設于室內,盆栽時可用金屬絲扎成各種屏風式、塔式。 ”
蔦蘿松(學名:Quamoclit pennata (Desr.) Boj. )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。單葉互生,羽狀深裂,裂片線形,細長如絲。聚傘花序腋生,著花數(shù)朵,花從葉腋下生出,花梗長約寸余,上著數(shù)朵五角星狀小花,鮮紅色,花期7—10月。
蔦蘿花清晨開花,太陽落山后,花瓣便向里卷起,成苞狀。蒴果卵圓形,果熟期不一致,種子黑色,有棕色細毛。
中國廣泛栽培(陜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,云南)。原產(chǎn)熱帶美洲,廣布于全球溫帶及熱帶。
蔦蘿松極富攀援性,花葉俱美,是理想的綠籬植物。也可盆栽陳設于室內,盆栽時可用金屬絲扎成各種屏風式、塔式。
一年生柔弱纏繞草本,無毛。葉卵形或長圓形,長2-10厘米,寬1-6厘米,羽狀深裂至中脈,具10-18對線形至絲狀的平展的細裂片,裂片先端銳尖;葉柄長8-40毫米,基部常具假托葉。
花序腋生,由少數(shù)花組成聚傘花序;總花梗大多超過葉,長1.5-10厘米,花直立,花柄較花萼長,長9-20毫米,在果時增厚成棒狀;萼片綠色,稍不等長,橢圓形至長圓狀匙形,外面1個稍短,長約5毫米,先端鈍而具小凸尖;
花冠高腳碟狀,長約2.5厘米以上,深紅色,無毛,管柔弱,上部稍膨大,冠檐開展,直徑約1.7-2厘米,5淺裂;雄蕊及花柱伸出;花絲基部具毛;子房無毛。
蒴果卵形,長7-8毫米,4室,4瓣裂,隔膜宿存,透明。種子4,卵狀長圓形,長5-6毫米,黑褐色。
生長習性:蔦蘿喜光,喜溫暖濕潤環(huán)境,生長于海拔0至2500米的地區(qū),不耐寒,能自播(一般由人工引種栽培),要求土壤肥沃??鼓媪姡芾砗啽恪]艄蟹N子4粒,成熟后,自落于地,翌年自生。
繁殖方法:蔦蘿果實成熟期不一致,成熟后容易脫落,要隨熟隨采。每個果實含種子3-4粒,如果紅色花和白色花植株都有,應分別采種。
蔦蘿種子翌年4月播種,一周后可發(fā)芽。終霜后定植露地的育苗天數(shù)為45天左右,不可太長,否則秧苗長出的藤蔓會纏繞在一起。
栽培技術: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,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,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,又要能讓多余的水能及時流出。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,作為濾水層,厚約2-3厘米。
上盆:蔦蘿松小苗裝盆或養(yǎng)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,先在盆底放入2-3厘米厚的粗?;|作為濾水層,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,厚度約為1-2厘米,再蓋上一薄層基質,厚約1-2厘米,然后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
肥水:蔦蘿松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,并放在遮蔭環(huán)境養(yǎng)護一周。小苗移栽時,先挖好種植穴,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(基肥),厚度約為4-6厘米,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放入苗木后,回填土壤,把根系覆蓋住,并用腳把土壤踩實,澆一次透水。
修剪:蔦蘿松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,要把瘦弱、病蟲、枯死、過密等枝條剪掉。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。
病蟲防治:蔦蘿松葉斑病、白粉病可用50%托布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酒,蚜蟲、金龜子用10%除蟲精乳油2500倍液噴殺。
蔦蘿的花語及意義:忙碌、相互關懷、互相依附。
蔦蘿是一種原產(chǎn)于墨西哥的花卉植物,那么蔦蘿的名字怎么得來的呢?《詩經(jīng)》里有云,詩經(jīng)》云:“蔦為女蘿,施于松柏”,意喻兄弟親戚相互依附。蔦即桑寄生,女蘿即松蘿,二者都是寄生于松柏的植物。蔦蘿之形態(tài)頗似蔦與女蘿,故合二名以名之。
主要價值:蔦蘿松可入藥,具有清熱消腫功效,能治耳疔、痔瘺等。蔦蘿松的細長光滑的蔓生莖,長可達4-5米,柔軟,極富攀援性,花葉俱美,是理想的綠籬植物。也可盆栽陳設于室內,盆栽時可用金屬絲扎成各種屏風式、塔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