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白蝶蘭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北澳大立亞的昆士蘭州、印尼、巴布亞新幾內亞,至菲律賓與蘇門答臘 ,海拔高度五百公尺以上的大型著生蘭花。白蝶蘭的花朵纖弱兒美麗,花??蛇_一公尺長,總狀花序疏生多朵美麗的白花。 ”
白蝶蘭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北澳大立亞的昆士蘭州、印尼、巴布亞新幾內亞,至菲律賓與蘇門答臘 ,海拔高度五百公尺以上的大型著生蘭花。白蝶蘭的花朵纖弱兒美麗,花??蛇_一公尺長,總狀花序疏生多朵美麗的白花。
或因花朵密集而似圓錐花序,花期春季至夏季。我國有白蝶蘭和云南白蝶蘭等2種。陸生蘭,有塊莖;葉數(shù)枚,從基部向上漸尖,并逐漸過渡為苞片;總狀花序具數(shù)朵花;花常大而艷麗。
生態(tài)習性:白蝶蘭喜高溫、高濕、半陰環(huán)境,越冬溫度不低于18度。白蝶蘭原產亞洲熱帶地區(qū)。常野生于熱帶高溫、多濕的中低海拔山林中,生長適溫白天 25~28℃;,晚間18—25℃:當夏季32℃以上高溫或冬季 15℃以下低溫,白蝶蘭則停止生長。
若持續(xù)低溫,根部停止吸水,形成生理性缺水,植株就會死亡。但白蝶蘭花芽分化不需高溫,以16—18℃為宜。白蝶蘭喜高濕的環(huán)境,如空氣濕度小,則葉面容易發(fā)生失水狀態(tài),因此,栽培白蝶蘭最怕空氣干燥和干熱風。
陽光對白蝶蘭的生長發(fā)育是非常有利的,因此,冬季需充足的光照,白蝶蘭葉片生長健壯,花朵色彩鮮艷。但夏季長時間的強光直射,對葉片有灼傷現(xiàn)象,需用遮陽網(wǎng)進行遮光處理。
白蝶蘭的栽培技術
溫度:白蝶蘭主要分布在熱帶低海拔沿海地區(qū),最適生長栽培溫度為白天25℃至28℃,夜間18℃至20℃。白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,長時間處于15℃時則停止生長,溫度在15℃以下時根部停止吸收水分,葉片出現(xiàn)壞死黑斑,時間過長葉片開始變黃而脫落。
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(即采暖期前后)是北方氣候多變時期,室內溫度均達不到15℃,這是一年當中最難養(yǎng)護時期,應將蘭株放在室內朝陽處,少澆水,必要時給地面灑水,晚上給蘭株套袋進行保溫。
目前,大量栽培的白蝶蘭優(yōu)良品種,主要是用原產熱帶地區(qū)的原種雜交培育出來的,栽培中對溫度要求比較高。最適的生長溫度為白天25-28℃ ,夜間18-25℃ ,幼苗可以提高到23℃左右。
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,白蝶蘭幾乎全年都可處于生長狀態(tài)。從試管中移出的幼苗1年半至2年即可開花。白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,長時間處于15℃ 時則停止生長,易受凍害甚至死亡。
在15℃以下,白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,造成植株本身的生理性缺水,老葉變黃而脫落,或葉片上出現(xiàn)壞死性黑斑,爾后脫落,再久則全株葉片脫光,植株死亡。夏季32℃以上高溫會促進其進入半休眠狀態(tài),影響花芽分化,難以開花。
研究表明,當氣溫在29℃以下時,光合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,當溫度達到29℃以上時,隨溫度增加,光合速率逐漸下降,認為白蝶蘭生長溫度為22℃-28℃。由于白蝶蘭一般采用溫室栽培,其具有的供暖系統(tǒng)、降溫系統(tǒng)可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5-28 ℃,夜間在18-25℃,這樣白蝶蘭就能夠生長得很好。
光線和遮蔭:栽培白蝶蘭切忌強光照射,應當給予良好的遮蔭。白蝶蘭的葉片雖然又寬大,又肥厚,葉片貯存有豐富水分,但葉表的角質層和抗干旱結構比較差,不如卡特蘭或石斛類。
所以一旦遇到陽光直射,水分喪失較快,水分補充不及時,葉片很容易被灼傷,出現(xiàn)日灼病。當然光線太弱,植株生長纖弱,也容易得病。開花植株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萬-3萬勒克斯,中苗及大苗適宜的光照強度為1.2萬-2萬勒克斯,幼苗的最佳光強1萬-1.2萬勒克斯。
因此,需根據(jù)栽培環(huán)境的光照強度進行不同的遮光處理,現(xiàn)在遮光通常使用遮陽網(wǎng)。溫室栽培條件下,夏秋遮蔭量為75%-85%,需兩層遮陽網(wǎng)遮光,而冬春由于光線較弱,遮光40%-50%即可。
濕度:白蝶蘭原生地濕度比較大,故栽培好白蝶蘭必須創(chuàng)造空氣濕度大的環(huán)境。要求生長環(huán)境經(jīng)常保持高的相對濕度(60-80%)。在栽培中,若空氣濕度過大,則會導致節(jié)間伸長,植株徒長。
生長勢衰弱,花期延遲,易生病蟲害;空氣濕度過小,可造成植株萎蔫,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生長。通過研究光合速率與空氣濕度的關系,認為適宜白蝶蘭生長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5%。
一般來說,白蝶蘭的根部忌積水,喜通風和干燥。如果水分過多,容易引起的腐爛。通常澆水后5-6小時盆內仍十分水濕,就會引起根部腐爛。溫度低于18℃時要降低空氣濕度,濕度太高易引起病害。注意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。
通風:白蝶蘭喜通風良好的環(huán)境,忌悶熱,通風不良易引起腐爛,且生長不好,同時導致病害的發(fā)生。因此在栽培白蝶蘭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溫室內的通風。 白蝶蘭喜通風,忌悶熱,通風不良易引起爛根、生長不良。
冬季氣溫低,可在晴天中午短時間通風,風口不要直接吹向蘭株。白蝶蘭在自然狀態(tài)下附生在密林樹蔭處,形成了喜半陰的習性。家庭栽培時,冬季少遮光,春秋季多遮光,夏季陽光強、氣溫高,應特別注意遮陰,加強通風。
澆水:白蝶蘭喜濕,但忌積水。在生長期不能缺水,如長時期缺水會使葉片發(fā)黃,無法補救。用松針葉栽培的白蝶蘭不會積水,在澆水時用噴壺噴水,到盆底流出水為止。經(jīng)常給蘭盆周圍灑水保持空氣濕潤,但注意不要使蘭葉心部積水,尤其冬季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。
對白蝶蘭來說,不同的生長階段對營養(yǎng)元素種類和數(shù)量均有不同的要求。在營養(yǎng)生長期,需施含氮、磷、鉀豐富的肥料(30:10:10),生殖生長期需施含氮少而磷鉀豐富的肥料(10:30:20)。
澆水主要依據(jù)基質的干濕程度而定,當塑料盆底沒有水氣,基質感覺干燥,就需要澆水,否則一定不要澆水。若基質過濕時澆水,基質很容易濕腐變質產生不良氣體。
且不通風長出各種蟲菌,影響蘭菌生殖,蘭根腐敗,直至植株死亡。澆水的水質和酸堿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一定要控制水的EC值在0.8以下,PH值最好小于7,水溫控制在22—25℃。
施肥:白蝶蘭因生長快、生育期長,應采取薄肥勤施。5月份蘭株剛換盆,正處于恢復期不施肥,6月至9月為蘭株生長期,應每周施一次,做到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,也可用農家肥加水發(fā)酵后澆灌肥水。
有條件可買蘭花專用肥和“花寶”液體肥稀釋2000倍噴灑葉面和栽培基質上,夏季高溫時停止施肥。秋末蘭株生長漸緩,應減少施肥,施肥過多往往造成蘭株過于旺盛,影響花芽形成,致使不能開花。
換盆
選盆:一般選用素燒陶盆或塑料盆,以多孔盆為好,為便于透氣宜用淺盆,盆高最好小于盆直徑。
培養(yǎng)基質選用:白蝶蘭為典型的附生蘭,它的根系發(fā)達,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松、通風、透氣性好、耐腐爛的特點,根據(jù)筆者的栽培經(jīng)驗,北方養(yǎng)白蝶蘭宜就地選用松針葉、花生殼、樹皮絲等作為基質。每年必須換盆,如果不及時換盆,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、透氣性差,蘭株長勢嚴重衰退,甚至死亡。
換盆時間及方法:白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,溫度最好在20℃以上,此時花期剛過,新根開始生長。換盆時,先剪去花莖,將原用的營養(yǎng)缽輕輕去掉,用手指將下部的舊基質挖出,將干枯的老根,有銹斑的根,斷根剪去,盆底用碎瓦片墊起,用消毒過的濕松針葉給盆底先放入一層,把白蝶蘭的根均勻散開放入盆內。
再繼續(xù)將松針葉放在蘭株根系處,輕輕壓實,使蘭株站穩(wěn)。栽植時應注意蘭株的根莖部要與盆沿高一致,然后噴水放置室內通風處,這期間不宜施肥,在管理上只需噴水和適當澆水,一個月后就能長出葉芽,再進行正常管理。
花期管理:家庭養(yǎng)白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,一年只能長出2片至3片葉,葉單生于頂部,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,花芽形成后,溫度在18℃至2 0℃,經(jīng)3個至4個月養(yǎng)護就可以開花。
當花莖抽出后,在花盆中先設臨時支撐,防止花莖倒伏,花莖固定好要分多次進行,以免花莖折斷。當?shù)谝粋€花蕾長大時,花盆的擺放方向就不能轉動,否則會造成白蝶蘭上各花的方向不一致。在盛花期溫度應控制在15℃至18℃之間,加強通風和濕度,花期可長達4月之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