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該植物會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開花,五片花瓣,花色深紅,花梗短。鮮艷的大花剪秋蘿是當(dāng)?shù)仡H受歡迎的景觀布置植物。剪秋羅在園林中常自然式布置,或叢植或作背景材料,亦可作切花。 ”
大花剪秋羅學(xué)名剪秋羅(Lychnis fulgens Fisch.)石竹科剪秋羅屬植物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80厘米,根簇生紡錘形,稍肉質(zhì),莖直立,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二歧聚傘花序具數(shù)花,稀多數(shù)花。
緊縮呈傘房狀,花瓣深紅色,爪不露出花萼,狹披針形,具緣毛,瓣片輪廓倒卵形,副花冠片長橢圓形,暗紅色,呈流蘇狀,蒴果長橢圓狀卵形,種子腎形,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大花剪秋羅喜陽,涼爽,高燥,耐旱,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。剪秋羅產(chǎn)我國,日本、朝鮮和俄羅斯也有分布,常生于低山疏林下、灌叢草甸陰濕地。剪秋羅在園林中常自然式布置,或叢植或作背景材料,亦可作切花。
大花剪秋羅的形態(tài)特征:多年生草本,高50-80厘米,全株被柔毛。根簇生,紡錘形,稍肉質(zhì)。莖直立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。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4-10厘米,寬2-4厘米,基部圓形,稀寬楔形,不呈柄狀,頂端漸尖,兩面和邊緣均被粗毛。
二歧聚傘花序具數(shù)花,稀多數(shù)花,緊縮呈傘房狀;花直徑3.5-5厘米,花梗長3-12毫米;苞片卵狀披針形,草質(zhì),密被長柔毛和緣毛;花萼筒狀棒形,長15-20毫米,直徑3-3.5厘米,后期上部微膨大。
被稀疏白色長柔毛,沿脈較密,萼齒三角狀,頂端急尖;雌雄蕊柄長約5毫米;花瓣深紅色,爪不露出花萼,狹披針形,具緣毛,瓣片輪廓倒卵形,深2裂達瓣片的1/2,裂片橢圓狀條形。
有時頂端具不明顯的細齒,瓣片兩側(cè)中下部各具1線形小裂片;副花冠片長橢圓形,暗紅色,呈流蘇狀;雄蕊微外露,花絲無毛。蒴果長橢圓狀卵形,長12-14毫米;種子腎形,長約1.2毫米,肥厚、黑褐色,具乳凸。
大花剪秋羅的養(yǎng)殖方法
選地與整地:選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壤土為好,石灰質(zhì)土壤也可。整地時要深翻20cm以上,施腐熟農(nóng)家肥800~1000kg/ 畝。作床或畦,寬1.2m 。
播種育苗:春播大小興安嶺地區(qū)5 月初進行播種,條播為主,行距20cm,深1cm,播后覆土厚約0.8~1.0cm,稍加鎮(zhèn)壓即可,播種量250~300g/ 畝,當(dāng)氣溫達20℃時即可發(fā)芽,15天左右出苗,出苗率達80%。
5 月下旬移栽,行距30~40cm,幼苗7~8 對葉時摘心,促使多分枝,7 ~ 8 月即可開花。秋播8月下旬進行,冬季覆草或用樹葉防寒,次年5 月初定植,7月開花。
田間管理:生長期間,要適時除草松土,以免雜草滋生,每年花前追肥1次,藥用時夏秋采收全草,即可入藥。作為花卉可露地越冬。
種子繁殖:春播秋播均可,以秋播為好,種子發(fā)芽適溫為20度。分株繁殖:春、秋均可分株繁殖,一般1~2年分株1次,能使植株發(fā)育旺盛,防止衰退。也可根插繁殖,將根斷口和土面平齊,根下端深入土中,在半陰條件下,在斷口處生出不定芽,即形成新植株。
大花剪秋蘿的主要價值
大花剪秋蘿的園林用途:該植物會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開花,五片花瓣,花色深紅,花梗短。鮮艷的大花剪秋蘿是當(dāng)?shù)仡H受歡迎的景觀布置植物。我們可以在花壇、公園、甚至家庭花園中見到它的身影。
大花剪秋蘿可以主治黃疸型肝炎:我們可以取15-30克的根莖部位煎湯內(nèi)服,或者是鮮品60-90克。該花卉性寒、味甘、淡,能清熱利濕、解毒止血、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。
大花剪秋蘿的其他作用:作為藥用的花卉,除了內(nèi)服之外,他還能外敷。我們可以取鮮品敷在跌打損傷、創(chuàng)傷腫毒的位置,對子宮出血、外傷出血、婦女白帶過多都有顯著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