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,3~4月間開白色鐘狀小花,芳香;花退卻后顯出橢圓形的果實,初為橙紅,之后紅色漸變紫黑色,形似珊瑚,觀賞性很高,故而得名?;ㄆ?-5月(有時不定期開花),果熟期7-9月。 ”
珊瑚樹(Viburnum odoratissinum),又名早禾樹(廣州、惠陽),枝干挺直,樹皮灰褐色,具有圓形皮孔,葉對生,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表面暗綠色光亮,背面淡綠色,終年蒼翠。
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,3~4月間開白色鐘狀小花,芳香;花退卻后顯出橢圓形的果實,初為橙紅,之后紅色漸變紫黑色,形似珊瑚,觀賞性很高,故而得名。花期4-5月(有時不定期開花),果熟期7-9月。
原產(chǎn)于中國,在印度、緬甸、泰國和越南分布。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(huán)境,較耐寒,稍耐陰,在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。珊瑚樹耐火力較強,可作森林防火屏障木材細軟可做鋤柄等。
形態(tài)特征:珊瑚樹(原變種),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達10-15 米;枝灰色或灰褐色,有凸起的小瘤狀皮孔,無毛或有時稍被褐色簇狀毛。冬芽有1-2對卵狀披針形的鱗片。
葉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,有時近圓形,長7-20厘米,頂端短尖至漸尖而鈍頭,有時鈍形至近圓形,基部寬楔形,稀圓形,邊緣上部有不規(guī)則淺波狀鋸齒或近全緣,上面深綠色有光澤。
兩面無毛或脈上散生簇狀微毛,下面有時散生暗紅色微腺點,脈腋常有集聚簇狀毛和趾蹼狀小孔,側(cè)脈5-6對,弧形,近緣前互相網(wǎng)結(jié),連同中脈下面凸起而顯著;葉柄長1-2(-3)厘米,無毛或被簇狀微毛。
生長習(xí)性:珊瑚樹喜溫暖、稍耐寒,喜光稍耐陰。在潮濕、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迅速旺盛,也能適應(yīng)酸性或微堿性土壤。根系發(fā)達、萌芽性強,耐修剪,對有毒氣體抗性強。生于山谷密林中溪澗旁蔽蔭處、疏林中向陽地或平地灌叢中,海拔200-1300米。
珊瑚樹的養(yǎng)殖方法
圃地選擇:苗圃地應(yīng)選背風(fēng)向陽、交通便捷、排灌方便的地段,溝路渠電配套設(shè)施齊全。地勢平坦、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光照充足微酸至微堿性(pH6.5~7.5)的沙壤或壤土,地下水位要在1.5m以下的地方。
土壤耕作處理
整地: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細致整地,深耕細整,清除雜草、樹根,改良土壤、提高肥力、保持土壤水分,為苗木生長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。冬閑地要三耕三耙,深度達25~30cm,春耕地要兩耕兩耙,耕翻深度20cm為宜。
土壤改良與處理
土壤改良:瘠薄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機肥,偏酸性土壤適當(dāng)施石灰、草木灰、骨粉,偏堿性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,偏粘性土壤要摻砂壤土,偏砂土壤要增加火燒土。
土壤處理:育苗前土壤要進行消毒和滅蟲處理,殺菌可用硫酸亞鐵300~450kg/hm2,于插前20d施入或用代森鋅22.5~30kg/hm2,混拌適量細土,制成毒土,撒于土壤中;滅蟲可用50%辛硫磷乳油20kg/hm2,混拌細土,制成毒土,撒于土壤中。
施足基肥:作床前施腐熟有機肥15000~30000kg/hm2,或施腐熟餅肥1500~2250kg/hm2,磷肥或復(fù)合肥375~750kg/hm2,結(jié)合耕翻施入耕作層。
作床:苗床規(guī)格據(jù)管理要求和圜地情況而定,一般苗床寬100~120cm,床高20~30cm,走道寬45~50cm,苗床長視情況而定,一般10~20m。作床以東西向為好,床面平整,中央高于兩側(cè),以免局部積水。
除草:床作好后在土壤表面(床及走道)噴禾耐斯1125~1350mg/hm2,殺滅雜草種子。噴灑前后土壤宜保持濕潤,以確保藥效。施藥后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發(fā)生藥害。
栽培方法:珊瑚樹的繁殖主要靠扦插或播種繁殖。
扦插:全年均可進行,以春、秋兩季為好,生根快、成活率高;主要方法是選健壯、挺拔的莖節(jié),在5~6月剪取成熟、長15~20cm的枝條,插于苗床或沙床,插后20~30d生根;秋季移栽入苗圃。
隨插隨將苗床噴透水。扦插后第1周每天噴水5~6次,每次噴水10min,第2周每天噴水3~4次,第3、4周后根據(jù)天氣情況適當(dāng)增減每天噴水次數(shù),使床內(nèi)空氣濕度保持在90%以上。
基質(zhì)溫度保持在20~25℃,氣溫保持在25~30℃,扦插初期用0.1%的退菌特液噴霧2次,以防爛根爛葉,覆蓋遮光率為50%的遮陽網(wǎng),以減少日照直射,避免床面溫度過高。
播種:8月采種,秋播或冬季沙藏翌年春播,播后30~40d即可發(fā)芽生長成幼苗。
移植:在每年3~4月,將挖起的小苗帶宿土移植,大苗需帶土球移植,必須隨起苗隨移植,移植后必須澆足、澆透水。如遇干旱年份,必須經(jīng)常澆水,以確保成活,成活后可追肥1~2次,促進苗木生長。
此外,還應(yīng)抓好每年的整形修剪,可根據(jù)綠墻、綠籬、綠門、綠廊等要求進行整形修剪。盆栽珊瑚,可將育成的幼苗移栽人盆缸之內(nèi),然后進行澆水、追肥、修剪、整形等日常管理工作。
灌溉:珊瑚樹生長旺盛,吸水量大,宜選肥沃、濕潤的土壤栽培,初栽后澆足定根水,以后根據(jù)土壤或天氣狀況適當(dāng)澆水或灌溉。灌溉應(yīng)據(jù)當(dāng)?shù)貧夂?、立地條件、墑情及苗木生長情況靈活掌握。
可采用澆、噴、灌溝水等辦法,宜早晚進行。苗木生長前期4~5月要少量多次,速生期6~8月一次性澆透,苗木生長后期要控制灌溉,除特殊干旱外,一般不灌。
除草松土:除草要掌握除早、除小、除了和不損傷苗木的原則,保持苗圃地元雜草,人工除草在下雨或澆灌晾干后進行。積極推廣化學(xué)除草,走道可用農(nóng)達或草甘膦,但要防止噴灑到苗木。
禾本科雜草早期草嫩,可使用蓋草能或精禾草克,初次使用除草劑,應(yīng)先試驗再使用,以免發(fā)生藥害。結(jié)合除草進行松土,每年4~6次,松土由淺到深,苗根附近、株5間淺些,行間深些。
施肥:梅雨季節(jié)可深施復(fù)合肥約750kg/hm2、尿素約300kg/hm2。以后每年5~8月可施入尿素數(shù)次,水肥供應(yīng)充足,生長旺盛。
整形修剪:珊瑚樹萌蘗性強,能自然形成圓桶形樹冠,且下枝不易枯死,一般可不修剪。如作綠籬,則在春季發(fā)芽前和生長季節(jié)進行修剪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