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萱草類花卉雖原主產中國,但長期以來改良不多。1930年代以后,美國一些植物園、園藝愛好者收集中、日等國所產萱草屬植物,進行雜交育種,現(xiàn)品種已達萬種以上,成為重要的觀賞及切花花卉,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種最多的一類。 ”
萱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。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。萱草別名眾多,有“金針”、“黃花菜”、“忘憂草”、“宜男草”、“療愁”、“鹿箭”等名,英文中稱萱草為“虎百合”(Tiger Lily,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)。當食用時,多被稱為“金針”。
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,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,不可直接食用?;ㄐ蝿t是于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,花色橙黃、花柄很長、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。結出來的果子有翅。全國各地常見栽培,秦嶺以南各省區(qū)有野生的。
萱草類花卉雖原主產中國,但長期以來改良不多。1930年代以后,美國一些植物園、園藝愛好者收集中、日等國所產萱草屬植物,進行雜交育種,現(xiàn)品種已達萬種以上,成為重要的觀賞及切花花卉,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種最多的一類。
萱草原產于中國、西伯利亞、日本和東南亞。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,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,不可直接食用?;ㄐ蝿t是于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,花色橙黃、花柄很長、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。結出來的果子有翅。同時,萱草也是中國的母親花。
形態(tài)特征:多年生草本,根狀莖粗短,具肉質纖維根,多數(shù)膨大呈窄長紡錘形。葉基生成叢,條狀披針 形,長30~60cm,寬約2.5cm,背面被白粉。夏季開橘黃色大花,花葶長于葉,高達1m以上;
圓錐花序頂生,有花6~12朵,花梗長約1cm,有小的披針形苞片;花長7~12cm,花被基部粗短漏斗狀,長達2.5cm,花被6片,開展,向外反卷,外輪3片,寬1~2cm,內輪3片寬達2.5cm。
邊緣稍作波狀;雄蕊6,花絲長,著生花被喉部;子房上位,花柱細長。花期6月上旬-7月中旬,每花僅放一天。蒴果,背裂,內有亮黑色種子數(shù)粒。果實很少能發(fā)育,制種時常需人工授粉。
生長習性:性強健,耐寒,華北可露地越冬,適應性強,喜濕潤也耐旱,喜陽光又耐半蔭。對土壤選擇性不強,但以富含腐殖質,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為宜。適應在海拔300-2500米生長。
萱草原產中國、南歐及日本。中國南北均可種植,根狀莖可在-20℃低溫凍土中越冬,華北地區(qū)可露地越冬。性喜氣候溫暖,喜陽光,耐半陰,抗旱,抗病蟲能力強,適應性廣,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濕潤。對鹽堿土壤有特別的耐性。
萱草的養(yǎng)殖方法∶栽培管理簡單粗放,株行距0.5×1米左右,每穴栽3~5株。栽前施足基肥。由于萱草適應性強,幾乎隨處可種,任其生長,株叢可年年不斷擴大,但在庭園配植時應按株高和花色進行搭配,以提高觀賞效果 。
栽培要點∶喜溫暖濕潤環(huán)境。土壤以稍帶粘性較好??稍谔锟?、水溝邊、住宅旁等處栽培。分株繁殖。10~11月地上部枯萎后或春季植株未萌芽前,挖起全株,每2、3等分為一叢。栽前,按行、株距各40cm開穴,穴深17~20cm。
每穴栽一叢,根要向四面平鋪,蓋土壓緊。澆水或灌澆人畜糞水。自第二年起,每年中耕除草和追肥3次,第一次在3月出苗時,第二次在6月開花前,第三次在10月倒苗后,每次中耕除草后,施用人畜糞水。
萱草栽培大多在早春3月初,萌芽前進行。栽培要求種植在排水良好,夏季不積水,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。因其分蘗能力比較強,栽植時株行距須保持在30cm×40cm。
大花萱草栽培管理比較簡單,由于花期長,除種植時施足基肥(以腐熟的牛糞或豬糞為宜)外,花前及花期需補充追肥2~3次,以補充磷鉀肥為主,也可噴施0.2%的磷酸二氫鉀,促使花朵肥大,并可達到延長花期的效果,花后自地面剪除花莖。
并及時清除株叢基部的枯殘葉片。大花萱草亦可盆栽,但栽植時必須選擇矮生品種,例如“金金娃”。盆土可用4∶3∶2∶1的草炭、松針、牛糞、園土進行配制。栽植后注意整形以利株叢勻稱。
萱草的繁殖方式∶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,育種時用播種繁殖。
分株繁殖∶分株繁殖于葉枯萎后或早春萌發(fā)前進行,將根株掘起剪去枯根及過多的須根,分株即可。一次分株后可4~5年后再分株,分株苗當年即可開花。一般每個母株可分生3~4株,個別品種,例如“金金娃”可分生6~7株。
播種繁殖∶種子繁殖宜秋播,一般播后4星期左右出苗。夏秋種子采下后如立即播種,20天左右出苗。播種苗培育2年后開花。播種繁殖宜在秋、冬季將種子作沙藏處理,春播后發(fā)芽迅速整齊,實生苗一般2年開花。亦可夏季利用幼嫩的花芽進行扦插,扦插于蛭石中,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,翌年即可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