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臘梅花是一種蠟梅科植物。臘梅的花蕾干燥,又名雪里花,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,花期很長。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,及時低溫干燥。干燥花蕾呈圓形、矩形或倒卵形,長1~1.5厘米,寬約0.4~0.8厘米,花被疊合作花芽狀,棕黃色,下半部由多數(shù)膜質(zhì)鱗片所包,鱗片黃褐色,略呈三角形,有微毛。氣香,味微甜,后苦,稍有油膩感。以花心黃色、完整飽滿而未開放者為佳。 ”
臘梅花是一種蠟梅科植物。臘梅的花蕾干燥,又名雪里花,一般在11月中旬開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,花期很長。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,及時低溫干燥。干燥花蕾呈圓形、矩形或倒卵形,長1~1.5厘米,寬約0.4~0.8厘米,花被疊合作花芽狀,棕黃色,下半部由多數(shù)膜質(zhì)鱗片所包,鱗片黃褐色,略呈三角形,有微毛。氣香,味微甜,后苦,稍有油膩感。以花心黃色、完整飽滿而未開放者為佳。
一、臘梅花特征
臘梅具濃香,斗雪而放,朵朵黃花為金雕蠟刻一般,深為人們所喜愛。它屬落葉灌木,高達3米左右,樹干叢生狀,干皮黃褐色,皮孔明顯。單葉對生,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葉長7~15厘米,葉面粗糙,正面有硬毛,背面光滑無毛,葉柄短。花蕾外被有多數(shù)覆瓦排列鱗片,花兩性,單生于1年生枝的葉腋中,花梗極短,12月至翌年12月開花,花期長達20~30天。瘦果呈橢圓形,生于膨大的花托之中,7~8月成熟。
二、臘梅應怎樣合理修剪
臘梅的萌發(fā)力強,分枝又多,應結合春季換盆進行修剪,每枝留20厘米,將上部枝條剪去,并適當疏掉過密、過小的枝條。若花后不需留種,應及時去掉殘花,以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促進花芽的形成。夏季,待新梢長出10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,以促使枝條健壯,樹冠圓滿。
三、臘梅與梅花有何異同
臘梅為落葉或半常綠灌木,花兩性,單生于1年生枝的葉腋,萼片與花瓣無明顯的區(qū)別,外輪黃色,內(nèi)輪常為紫褐色條紋,具蠟質(zhì)香氣濃。臘梅與梅花有相似處,兩者都是先開花后展葉,且開花期均在冬春季節(jié)。不同點:
①花朵顏色不同。臘梅以臘黃為主,而梅花有白、粉紅、紫紅等。
②臘梅開花期早于梅花2個月。
③臘梅均為直?枝,而梅花除有直枝外,還有垂枝。
④臘梅為灌木,枝叢生,高24米,而梅花為喬木,主桿4—10米。
⑤臘梅葉片對生,梅花為葉互生。總之,兩者不同科,更不是同屬。
四、怎樣栽培好臘梅
需掌握關鍵技術:
①定植。由于臘梅喜陽怕風,因此應選擇背風向陽、排水良好的地塊。定植的時間以冬春為宜,定植時小苗可裸根蘸些泥漿。3年以上的臘梅,應帶土球。栽前需施足基肥,栽后澆透水。
②水肥管理。地栽臘梅管理較為粗放,每年9月下旬施足促花肥,肥料可用經(jīng)充分腐熟的城市生活垃圾,并摻入少量的豆餅粉。宜采用穴施(離主桿40~60厘米,視樹大小而定),3~4月需施花謝肥,可用人糞尿之類的肥料。應保持田間無雜草,切忌積水。
③積極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