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好看而又極具實用價值的白頭翁背后,還有一些溫馨而又感人的故事。閑來無事之時,細細品味,不覺中竟對這樣一株被視為野草的植物贊嘆不已。 ”
一、白頭翁的功效
1-白頭翁的中醫(yī)藥價值
在中醫(yī)學(xué)中,白頭翁的作用體現(xiàn)在可以清熱解毒,消贅名目,另外,白頭翁和藤梨根,豬瘦肉配合起來還有抗癌抑癌的作用。除了這些之外白頭翁還有一定的殺蟲作用,既可以殺蟲,便可以止癢涼血,止痢。白頭翁在許多醫(yī)學(xué)典籍當中都有記載,比如《本經(jīng)》、《本草匯言》以及《綱目拾遺》,可見白頭翁的中醫(yī)藥價值還真是非同小可。
2-白頭翁在園林中的價值
白頭翁的絨毛十分好看,而且種類繁多,顏色也不盡相同,因此用于園林中,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。一般可以見到白頭翁種植在花壇或者道路的兩旁,以作裝飾植物,有時候也會將其栽種在樹木之間的空地上,不僅節(jié)約空間而且點綴了景致,真是一舉兩得。
二、白頭翁的傳說
在遠古的秦朝,有一個農(nóng)夫,姓王名商。有一天無意間吃下了一碗已經(jīng)餿掉的飯,但是不覺得反常,沒過一會,就腹痛不止還伴有痢疾。當時王商的村子里沒有郎中,于是他就是捂著疼痛的肚子四處求人,不知不覺的就走出了村子,此時,腹痛也越來越嚴重,終于,王商忍不住腹痛倒在了地上。
正在他發(fā)愁自己已經(jīng)走不動的時候,從遠處來了一位白頭發(fā)的老翁,將王商扶了起來,王商滿臉蒼白對著這位白頭發(fā)的老翁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病情。老翁聽了之后,指了指旁邊有絨毛的野草,說這樣的草可以治療他的疾病,說完,老翁便離開了。王商半信半疑的采了一些有絨毛的野草放在嘴里,沒過一會,他的病就好差不多了。于是他就高興的采了許多,帶回家熬藥,五天之后,王商的病就完全好了。第二年的時候,他村里的人鬧痢疾,人人苦不堪言,這時候,王商想起來有絨毛的野草。于是,便去村外采了許多,熬藥給村里的人喝。
后來,村里的人為了感激這位白色頭發(fā)的老翁,便將這種野草的名字取為白頭翁,也叫白頭、老翁花。
三、白頭翁黃葉的原因和處理辦法
白頭翁適宜生長在涼爽干燥的環(huán)境中,如果溫度太高,空氣潮濕,植株就會黃葉。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降溫,并且加強通風(fēng),降低環(huán)境的濕度。另外,土壤粘重,排水不良也會使葉子發(fā)黃,一定要及時更換盆土,或者將其移栽到其他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