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紫嬌花,拉丁學名:(Tulbaghia violacea),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球根花卉,株高30~50公分,具圓柱形小鱗莖,成株叢生狀。 ”
紫嬌花,拉丁學名:(Tulbaghia violacea),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球根花卉,株高30~50公分,具圓柱形小鱗莖,成株叢生狀。其外觀除花色與中國的韭菜不同外,其余特征均與中國的韭菜相似,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濃郁韭菜味,并可和中國韭菜一般食用,炒、涼拌、做湯等均可,故亦名洋韭、洋韭菜。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。
一、紫嬌花的花語
紫嬌花花語是銘記于心,告訴人們銘記身邊事物,寓意較好。紫嬌花花型美麗,具有觀賞價值。紫嬌花嫩葉口感氣味類似韭菜,具有食用價值。其根部可入藥,用于治療腹瀉痢疾,胸悶胸痛等,安全無毒,藥用價值較高。
二、紫嬌花的種植方法
1、基質選擇
紫嬌花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也被稱為洋韭菜。紫嬌花可以播種繁殖,一般可在春季期間進行,種子需要在秋季期間采收。紫嬌花的適應能力良好,可以將種子播撒在疏松、透氣、肥沃和排水性能良好培養(yǎng)土里,再適量的給其澆水。
2、種子發(fā)芽
將土壤浸濕后,可將紫嬌花放在溫暖且較為通風的位置養(yǎng)護。在養(yǎng)護期間,要保持土壤濕潤,還要確保溫度適宜,一般20~30天左右,紫嬌花能夠長出幼芽。紫嬌花出芽后,需要給予其充足的光照,適量的給其澆水,后期可出苗。
3、幼苗期養(yǎng)護
紫嬌花在幼苗期間,對水分的需求較高,要適量的澆水,為其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。紫嬌花在苗期,還需要給其施加薄肥,肥料以氮肥為主,能夠促進紫嬌花莖葉的生長。紫嬌花幼苗不耐曬,在夏季期間,需要給紫嬌花進行遮蔭。
4、生長期養(yǎng)護
紫嬌花后期生長,需要根據(jù)其生長習性,進行合理的養(yǎng)護。紫嬌花喜溫,適合在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,生長期間可將其放在室外。紫嬌花不耐水澇,養(yǎng)護期間需要保持土壤濕潤,冬季期間紫嬌花在休眠后,需要控水停肥。
三、紫嬌花的病蟲防治
1、花葉病
此病又叫潛隱花葉病,病發(fā)時葉片出現(xiàn)深淺不勻的褪綠斑或枯斑,被害植株矮小,葉緣卷縮,葉形變小,有時花瓣上出現(xiàn)梭形淡褐色病斑,花畸形,且不易開放。
防治方法:1)選擇無病毒的鱗莖留種;2)加強對蚜蟲、葉蟬的防治工作;3)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及時拔除并銷毀。
2、斑點病
此病初發(fā)時,葉片上出現(xiàn)褪色小斑,擴大后呈褐色斑點,邊緣深褐色。以后病斑中心產生許多的小黑點,嚴重時,整個葉部變黑而枯死。
防治方法:摘除病葉,并用65{bf}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灑一次,防止蔓延。
3、鱗莖腐爛病
發(fā)病后,鱗莖產生褐色病斑,最后整個鱗莖呈褐色腐爛。
防治方法:發(fā)病初期,可澆灌50{bf}代森銨300倍液。
4、葉枯病
多發(fā)生在葉片上,多從下部葉片的尖端和級處刑始發(fā)病,發(fā)病后睛上產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或橢圓形不規(guī)則狀病斑,因品種不同,病斑淺黃色至灰褐色。嚴重時,整葉枯死。
防治方法:1)溫室栽培注意通風透光,加強管理;2)發(fā)病初期摘除病葉,第7-10天噴灑一次1{bf}等量式波爾多液,或50{bf}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液,噴3-4次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