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山竹的適應(yīng)性很強,但在富含有機質(zhì)且排水性良好的沙土中生長比較合適,家庭盆栽的時候可用松針土、珍珠巖、粗砂和腐熟的有機肥混合攪拌均勻,或者在盆土中間埋入有機肥顆粒,以作為土壤的長效基肥。 ”
一、山竹的養(yǎng)殖方法
1、土壤要求
山竹的適應(yīng)性很強,但在富含有機質(zhì)且排水性良好的沙土中生長比較合適,家庭盆栽的時候可用松針土、珍珠巖、粗砂和腐熟的有機肥混合攪拌均勻,或者在盆土中間埋入有機肥顆粒,以作為土壤的長效基肥。
2、光照充足
山竹是熱帶植物,在全日照的條件下能生長繁茂,但耐寒性很差,在生長期間需控制溫度在25~30℃左右,在夏季高溫條件下不宜放在室外過久,可適當?shù)倪M行遮陽處理,冬季氣溫低于15℃的時候要進行補光加溫,以免凍傷。
3、適宜水分
山竹對水分的要求很高,在生長旺季的時候要澆足水分,陰雨天氣的時候空氣濕度大,可減少澆水次數(shù)春季每隔1~2天澆水一次,夏季每天澆水2次,秋季后要延長澆水間隔周期,冬季澆水要保持盆土略干,不可積水。
4、定期施肥
施肥管理是山竹的養(yǎng)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全之一,植株定植成活后施加一次稀薄的尿素水肥,雨季初期要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機肥,到了中期時,施肥要以尿素或者復合肥為主,開花前追施2~3次的磷鉀肥溶液,以促使花葉生長。
5、注意事項
山竹在高溫高濕的環(huán)境下容易引發(fā)蚜蟲和薊馬的蟲害,可在春夏季節(jié)的時候注意通風,高溫天氣要控制水肥管理,在發(fā)病的初期將病葉剪掉,保持葉面干燥,每隔7~10天噴灑一次稀薄的辟蚜霧可濕性粉劑溶液即可。
二、山竹種子種植方法
1、催芽處理
山竹采用播種是常見的繁殖方法,首先要選取成熟飽滿且無病害的優(yōu)良種子,將其清洗歸干凈后,放在溫度在30~40℃的溫水中浸泡2~3天,還要每天換一次水,待種子漸變軟后撈起來放在陰涼的環(huán)境中就可以了。
2、準備土壤
基質(zhì)要求是山竹種子怎么種植中的重要條件,山竹對土壤的要求很高,比較適合在富含腐殖質(zhì)的疏松肥沃的沙質(zhì)土壤中生長,可將選用的土壤進行高溫消毒一次,主要是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幾天,再施加適量的腐熟有機肥進行深翻處理。
3、入栽管理
將風干后的種子以撒播或者條播的形式埋入土中,覆土的厚度為1~2公分左右,在每個穴中施加少量的腐熟有機肥和鈣鎂磷肥,用細土輕輕壓實后,覆蓋一層濕潤的稻草,澆入一次透水后進行松土處理,放在遮蔭處最佳。
4、定植管理
待植株長有5~6對真葉的時候要進行移栽處理,定植后要將其放在光線較好的環(huán)境中養(yǎng)護,強光季節(jié)的時候要進行遮蔭處理,還要每天澆水保濕,經(jīng)常保持基質(zhì)濕潤,幼苗的時候要多施加氮肥,以促進枝葉的生長。
三、山竹的挑選方法
1、觀察葉子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挑選山竹的時候,首先要看它的葉子是不是綠色的,如果色澤鮮艷是綠色的那么就可以購買,如果葉子已經(jīng)變黑那么說明就不新鮮了。
2、捏外皮
如果葉子上看不出來明顯的差異的話,那么可以把山竹拿在手里捏一下,果皮如果有彈性,按壓之后可以迅速反彈的話,一般都是比較新鮮的。如果山竹的果皮捏起來十分硬,怎么捏都捏不動,那么說明它要么是老了,要么就是不新鮮了。
3、看底部
想要知道怎么挑山竹才是肉多的,觀察山竹的底部十分重要,一般山竹的底部的瓣就代表著里面的果肉有多少瓣,瓣越少其中的果肉就會越大,一般來說挑選6~8瓣的山竹,其中的果肉最多。
4、觀察顏色
觀察山竹外部的顏色也可以判斷出來山竹是否新鮮,新鮮的山竹顏色看起來比較有光澤,如果是不新鮮的山竹,那么它的顏色就會十分暗沉。
5、掂重量
要想知道山竹怎么挑比較好,也可以選擇兩個大小差不多的山竹,如果一輕一重,那么重的那個水分比較多,就是比較新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