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老鸛草是牻牛兒苗科,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達50厘米。根莖粗壯直生,莖直立,單生,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;托葉卵狀三角形或上部為狹披針形,基生葉片圓腎形。 ”
一、老鸛草的形態(tài)特征
1、葉
老鸛草是牻牛兒苗科,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達50厘米。根莖粗壯直生,莖直立,單生,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;托葉卵狀三角形或上部為狹披針形,基生葉片圓腎形。
2、花
花序腋生和頂生,稍長于葉,總花梗被倒向短柔毛,苞片鉆形,花梗與總花梗相似,花、果期通常直立;萼片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花瓣白色或淡紅色,倒卵形,花絲淡棕色。
3、果
蒴果被短柔毛和長糙毛。6-8月開花,8-9月結果。
二、老鸛草的傳說故事
老鸛草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來歷。相傳在隋唐時期,中國著名的醫(yī)藥學家孫思邈云游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,并在洞中煉丹和炮制多種治疑難病的妙藥以解除病人的疾苦。
由于四川屬盆地氣候,濕度很大,上山求醫(yī)的患者大多都患風濕病,而孫思邈用遍所有方法仍束手無策,孫思邈陷于一片苦思之中。
一天,孫思邈帶著徒兒上山采藥,忽然發(fā)現有一只灰色的老鸛鳥在陡峭的山崖上,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,隨后拖著沉重的軀體緩慢地飛回密林的鸛鳥窩中。
過了幾天,孫思邈又見到這只老鸛去啄食此草,奇怪的是這次老鸛比上次飛得雄健而有力了。于是,孫思邈對徒兒說:老鸛鳥長年在水中尋食魚蝦,極易染上風濕邪氣,老鸛鳥能食,說明此草無毒。食用該草后此鳥疾飛更有力,表示該草對動物有一定益處。隨即命徒兒采回很多這種無名小草,煎熬成濃汁,讓前來應診的風濕病患者服用,并帶些藥草回去自己熬湯服用。
幾天之后,奇跡發(fā)生了,原來雙腿及關節(jié)紅腫的癥狀均已腫消痛止,并且可下地而行走了。喜訊驚動了各地山民,人們奔走相告,慕名前往治病的絡繹不絕。
有許多經過治療痊愈的風濕病人,請孫思邈給此藥草起一個名字,孫思邈略思片刻稱道:此藥草是老鸛鳥認識發(fā)現的,應歸功于老鸛鳥,故取名為“老鸛草”。
三、老鸛草的栽培技術
1、田間管理
出苗后要中耕除草、追施人糞尿,冬季倒苗后,清除枯株殘葉,培土,施廄肥、堆肥等。
2、采收儲藏
夏、秋季果實將成熟時,割取地上部分或將全株拔起,去凈泥土和雜質,曬干。
四、老鸛草的藥用價值
1、祛風活血
老鸛草的主要功能就是治療風濕病,活血脈、通脈絡,常常應用于風濕疼痛、風濕麻痹、肢體麻木、跌打損傷等癥狀,它既可以內服有可以外用,可以搗爛敷用可以煎水服用。老鸛草可以與當歸、紅花、苦參等一系列藥物一起服用治療病癥。
2、補充維生素、抗病菌
老鸛草對于病菌有很強的抵抗作用,他對多種病菌都有抑制作用,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乙型鏈球菌、肺炎鏈球菌、卡他球菌等病菌,并且對于甲型流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3、止瀉
尼泊爾老鸛草的提取物會有一定的止瀉作用,它的提取物會抑制小腸還有十二指腸的活動,并且會促進盲腸的活動,但是如果劑量變大的話就會出現泄下的現象。